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页

到2027年,宁波要新增41万亩!

发表于: 2023-08-05 08:59:54 来源:凤凰网

鄞州区姜山镇粮食功能区。资料图

日前,宁波出台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。

该方案提出,在全市现有80.2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上,建立完善粮食功能区储备区制度,结合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,到2027年,全市新增划定储备区41.11万亩。


(资料图)

方案指出,储备区原则上在永久基本农田内划定,且符合水土资源条件较好、坡度15度以下,相对集中连片、净面积不低于50亩,农田灌排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,无严格管控类地块、生态环境良好等要求;永久基本农田资源不足的地方,可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中划定。

储备区根据耕地年度变更调查和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情况,按照大稳定小调整、优进劣出的原则,建立动态调整机制。对坡度相对较高、连片面积不大、质量相对较差的现有粮功区,5年内可适量调整置换。严格执行县级验收、市级认定的程序,对储备区进行验收认定。对通过认定的储备区,各地及时在“浙农田”系统上图入库。

早稻收割。资料图

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土地综合整治、耕地功能恢复、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等,一体推进粮功区改造提升和储备区建设。

储备区重点开展田块整治和田间道路、灌排、电力设施等建设,统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,实现田间沟路渠贯通,推动骨干渠系与田间灌溉设施互联互通。加强管护和利用。

储备区内耕地按照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要求,重点用于粮食生产。

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,大力开展粮功区和储备区整区整片耕地集中流转,加强新型涉粮经营主体培育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。

优先在粮功区和储备区实施农业“双强”项目,推进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,完善统一机械作业、育供秧、植保、烘干等服务配套设施,构建便捷高效、覆盖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。

根据方案,各地要统筹安排土地整治、耕地保护、农田建设、农业“双强”等项目资金,创新投融资机制,鼓励探索利用专项债券、政策性金融资金及社会资本集中支持粮功区和储备区建设,优先布局实施现有粮功区内农事服务中心项目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冰洋公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